古灵异旅大讲堂>修真仙侠>剑颂 > 第一百一十七章 庶人剑第二重
    身为五十二位仙人之一,程知远又怎么会不知道庄子五十二篇章中的人间世呢,未曾想到这个克系的铜匣,里面雕画的符图居然和人间世有关联,当然,这所谓的《往世雷书》,似乎是在《人间世》为基础上重新编篡出的法经。

    姬寤生,这是郑庄公的名字啊!

    繻葛一战,郑庄公派遣大将祝聃出阵,一箭击穿周桓王肩膀,斩掉周朝气数,仅此一役,祝聃一箭,威震天下!

    东周列国大规模分裂与争斗,正是从此战之后开始的,东周初年,天子势弱,郑庄公身为护送天子东迁的主要人物之一,有大功在身,等秦公离去之后,郑公几乎把持朝政。后来,周平王担心郑庄公势大,于是便启用虢公与郑庄公一起执政。

    周郑之间,自此紧张,等周平王死,周桓王即位,更彻底打压郑庄公。首先提升虢公为右卿士,降郑庄公为左卿士,最后更连左卿士的职务也给免了。

    郑庄公得到任命,怒不可遏,便一连五载不去朝贡,最关键的,他把天子的庄稼都给割掉了。

    诸侯是不可以收割天子庄稼的,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,在宗法制度下,此乃铁板钉钉的大逆不道之举!

    当时周桓王年少气盛,听闻此事之后,认为郑公不臣,便不听虢公的劝阻,率周室之命,遣六军与陈、蔡、卫、鲁等小国征讨郑国,然而结局么呵呵。

    当然,程知远对姬寤生记忆最清晰的,是“掘地见母”之事,也正是这个事情,第一次在古典籍之中出现了“黄泉”二字!

    黄泉,在这片神鬼东周时代,代表的意义可谓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!

    那自然就是奈何之王!

    作为南华真君的老对手,黄泉大海,代表着死亡国度,那么按照这个神鬼东周的历史进程,姬寤生,或许真的去过黄泉鬼国!

    往世雷书,这个往世的词作很有意思,根据人间世而自己写出的法经,雷为阴阳相合,动静之化,翻译的直白一点,就是“从过去投递来的书籍”?

    真是满满的不可名状风格,颇有克咳,颇有道德经的真意。

    往世雷书中阐述一种修行之法,程知远不知道该不该修行,自己身负《说剑》,亦为五十二仙之一,《说剑》本便不输于《人间世》,何必放弃真正仙经转而去修持这赝品?

    虽然说剑是杂篇,人间世是内篇

    新的《说剑》经中多出了很多修行的句子,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己掌握更为精湛的剑术,程知远忽然想起除了这次突破之外,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对说剑经进行过突破了,往世雷书是不是可以作为催化剂来用呢?

    这东西,说不定可以破除诅咒!

    程知远动了点心思,说不定可以以毒攻毒,克系的玩意貌似对于诅咒有很大的亲和力诶等等,万一融合了不是成了更大的问题?

    不知道仙典与仙典之间会不会有排斥,程知远注视着铜匣底部的那些纹路,铜匣的滑盖放在一侧,上面的那只眼珠子再度打开,直勾勾的压在下面,盯着程知远的侧脸。

    黄蛇在一旁嘶嘶的叫,对这个眼珠子很不友善,但眼珠子面对一只天子信物,居然半点反应也没有,当然,这玩意是郑庄公的东西,这货要是对周天子有半点尊敬,当年也不会打那一仗。

    “安坐定意,剑起于心。”

    “文有三千,剑亦复有;黄埃散漫,风雨渐旧;青丝鹿卢,日月穿游;伤死灭尽,何以止忧?庶人按剑,赐踏千金,绝王之好,逆王之意,见王不拜,拂王之礼,上说剑击,十步之近,千里无行,得知天下无敌矣。”

    程知远心中默念,这一段是原本说剑篇中,赵太子请庄子劝诫赵王不要再畜养无用剑士的段落,而在新剑经中,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段落就被压制到这一句话中,同时还把原本说剑篇的末尾劝诫之语提升为前置言。

    文有三千,剑亦复有,程知远不由得想到之前姚先生斩出的那个“乂”字,剑出如杀,气锋无挡,文字亦可杀生,铜剑诛命,文剑诛心。